■本報記者 顧泳
  1844年,全國第二家、滬上首家西醫醫院開張,取名仁濟,寓意“仁術濟世”。鬥轉星移,170年後,一場特殊的座談會在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舉行。從“40後”到“90後”,幾代仁濟醫生齊聚一堂,討論“仁術濟世”精神如何代代相傳。
  身為“40後”的老年病科主任醫師陸惠華,忘不了初入仁濟時,大師們的動人細節,“當年的住院醫師宿舍不超過晚上12時沒人回去!”中國工程院院士江紹基教授是出了名的嚴師,經他修改的文章,總是寫滿意見;江教授罹患肺癌做手術,仍帶著厚厚的免疫學原版書,說要給學生知識補缺。學生時代,陸醫生到血液科細胞室取報告,聽到裡面有老師喊“快幫我放開止血帶”,原來潘瑞彭教授為了做實驗,將自己作為對照,抽自己的血。在生命的最後階段,潘教授高位截癱,他以常人難以想象的毅力和智慧,設計特殊椅子方便看書,閱讀大量文獻資料。陸醫生動容地說道,“傳承和發揚仁濟精神,是對先輩大師最虔誠的感恩!”
  代代相傳的仁術濟世精神,在每個科研、臨床細小處都能體現而出。膽胰外科主任王堅教授道來:上世紀60年代,一無電腦、二無網絡,心胸外科葉春秀教授全憑去圖書館檢索,就將學生引用的參考文獻中拼寫錯誤的作者名字一一糾正,如此嚴謹令人肅然起敬。王堅直言,而今知識爆炸、網絡普及,可治療病人仍是創新的源動力,追求創新的路上,更要摒棄功利浮躁,還醫學探索純粹的初心。
  25年前,踩著咯吱咯吱的木質地板,孫平來到仁濟醫院實習,而今已是眼科副主任醫師的她,對老主任的德行依舊印象深刻,“他給病家的不僅是一份治療,更是一份飽含溫暖的人情關愛。”只要是住在病房裡的病人,老主任會記得每一床病人的姓名,查房時親切直呼其名,而不是冷冰冰的幾床幾號。學會看病,先要學會與病人溝通,以己之心體恤病家之痛,這也成為孫平日後從醫的良言。
  博士研究生孔令,尤為感恩她的引路人——心內科何奔教授:三十年如一日,老師堅持詳盡的病史問診、細緻的體格檢查,面對下肢水腫的心衰病人,他總是蹲下身,親手為病人輓起褲腳除去鞋襪……
  作為“90後”博士研究生,董 曾參與編寫一本書,有幸整理到江紹基教授資料,醫學大家的使命與責任,深深觸動了他。他說,“仁濟精神並非封存在那一棟老樓、幾尊雕像,清晨查房時的第一縷陽光、無影燈下全神貫註手術、乃至病人康復後由衷的感謝,都是活生生的仁濟精神,也是我堅守的理由。” 下轉◆8版(上接第1版)作為病人家屬,吳女士在老伴住院期間感受到了仁愛、奉獻。老伴病情特殊而危重,被緊急送入外科手術監護室搶救,吳女士回憶,當時家人十分惶恐,走進陌生監護室,沒人認識,更搞不清該求助於誰。監護室皋主任領銜的團隊憑藉精湛醫術、悉心呵護,使老伴轉危為安。無論深夜或凌晨,皋主任時不時就來探望,吳女士說,“每次我道謝時,他只有淡淡一句,‘沒什麼,我們是醫生!’”
  我們是醫生。皋主任們的字句,折射出醫生對病人的責任。吳女士對面床位的病人,某日清早再次病危。家屬住得遠,又遇上交通高峰時段,一下子趕不過來。為了讓家屬見上最後一面,皋主任指揮大家排隊按壓心臟,每人一分鐘,就這樣整整堅持了2個多小時,直至家屬趕到。病人雖然離世,但家屬感受到醫生的仁愛之心,連連道謝。
  市衛計委黨委副書記鄔驚雷表示,仁濟精神,亦代表上海整個醫療行業的精神。從宏觀來看,這種精神詮釋了醫療行業對科學、理性的追求,從微觀來看,折射出每名醫務工作者對事業執著的追求。當年,仁濟醫院成功完成我國首例針刺麻醉術,承擔了民族醫療行業發展的國家責任;如今,公立醫院改革難題擺在面前,上海醫療同道將形成共識,以仁濟精神為動力,不斷推進醫葯衛生事業發展。
  (原標題:仁濟醫院:三代醫者共釋仁心仁術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x39kxycg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